【京都賞櫻Day2-3】哲學之道(哲学の道)- 櫻花飛舞的午後記憶

「哲學之道」是京都市左京區的一條人行步道,沿著琵琶湖疏水分線的西岸延伸,這個分線的上游就是南禪寺的水路閣。
這一帶之所以得名,是因為京都帝國大學哲學教授「西田幾多郎」等經常在此散步沉思,1972年正式被命名「哲学の道」,1987年被日本政府指定為「日本の道100選」。

 


▲哲學之道南起熊野若王子神社前的冷泉通「若王子橋」,北至銀閣寺西側的今出川通「銀閣寺橋」,全長大約1.5km。

小熊在2007年6月首次造訪京都的時候就曾經來過,當時只覺得是個綠意盎然的水渠,稱不上多令人難忘。
不過哲學之道真正厲害還是櫻花季時,所以我今年又專程安排了一次。
櫻花最佳季節大約是3月底4月初,我這次清明連假來差不多是滿開到微吹雪的狀態。


▲南側的起點「若王子橋」,感覺花況很不錯。


▲南側起點附近的陶藝店「若王子倶楽部 左右」,和風建築搭配櫻花真是好看。


▲遇到有人在餵養野貓(?),同時間聚集了好幾隻。


▲看起來很乾淨耶~不是的確是偏瘦。


▲這些貓都聚集在這台廢棄三輪車附近,車上永遠掛著本日公休的牌子XD。


▲除了主要的淡粉色染井吉野櫻,也穿插了一株淡紅色的山櫻。


▲ㄟㄟㄟ………有需要爬到欄杆上面拍嗎?這位大叔該不會是中國來的吧………………..


▲路邊賣手工製作立體畫的小販。


▲「大豊橋」。


▲過橋可以通往「大豊神社」,不過不算是個需要特地跑去逛的神社,畢竟這裡可是京都。


▲有人在現場寫生,也太愜意。


▲淺綠色的建物在這裡顯得好特別。


▲仰頭是滿滿的櫻花。


▲來到大豊神社御旅所前面的交叉路口,這裡有一座可以坐的無名橋,而且附近有幾家路邊攤,在此稍微歇息一下吧~


▲站在橋上往南拍。


▲站在橋上往北拍。


▲燒竹の子,京名產喔!


▲就是烤竹筍啦~還多了一塊蒟蒻。


▲另一家是賣大判燒,也就是我們的紅豆餅。


▲嗯……….味道很普通XDD。


▲鹿ケ谷道橋上往北拍。
左手邊是和輪庵,有廣闊的庭園,目前是京瓷企業的迎賓館。


▲再往北一點在一座不知名的橋上往北拍,真的是很美。


▲滿開的櫻花如同一大片粉白雲海,悄悄垂落在眼前,彷彿伸手可及。


▲進入一個比較有生活感的區域。


▲「寺ノ前橋」。
西側橋頭立著眾多指示牌,可見這座橋是這一帶諸多寺社的交通樞紐。


▲站在寺ノ前橋上往北拍。


▲櫻花搭配土黃色的町家建築顯得格外溫暖且富有和風情調。


▲某戶人家種的仙客來(シクラメン),在日本冬季常作為室內外裝飾,象徵希望與祝福。


▲「第二寺ノ前橋」。
這一帶我覺得很精采,因為同時可以看到好幾種櫻花同時盛開,例如左邊是大島櫻,右邊是八重紅枝垂櫻。


▲橋另一頭的陶藝兼喫茶所陶葊(ㄢ)。


▲某個角度可以將大島櫻(左)、八重紅枝垂櫻(中)、染井吉野櫻(右)三種櫻花拍在同一張。


▲再往北的一座無名小橋,很多人聚集拍這近在咫尺的櫻花。


▲細緻的花瓣層層疊疊,如雪般輕柔,淡雅中透著粉紅的溫柔。


▲滿樹櫻花如雲似霞,宛如春天灑下的粉雪。


▲再往北的另一座無名小橋,過橋後可以通到畫廊Gallery高野。


▲日式建築配上凸窗意外地好看。


▲直接從樹幹上長出來的染井吉野櫻,這種現象稱為 幹生花(cauliflory),可能發生在樹齡較高、樹皮比較老的櫻花樹上。
從粗壯、歷經歲月的樹幹中頑強地綻放,呈現出一種堅韌與生命力的美。


▲繼續走,這裡地上居然已落下許多花瓣,與青綠草地相映成趣,充滿詩意。


▲右邊白色花朵的植物是 「雪柳(ユキヤナギ)」,與櫻花差不多同時期綻放,是春季賞花時的配角之一。


▲「法然院橋」。
橋頭滿開的櫻花樹如同一座天然的花傘,吸引眾人駐足欣賞,和服裝扮的旅人又更增添濃濃的日本味。


▲我在法然院橋附近駐足許久,本來只是要架腳架自拍,結果忽然遇到一陣又一陣的櫻吹雪,也太幸運了吧!
粉紅色的雪花漫天飛舞,輕柔地飄落在人們肩頭、水面、與地上,營造出夢幻的浪漫氛圍。


▲廢話不多說,直接看影片:P。

43

 


▲木曽アルテック社 銀意匠,一家很有質感的手工家居用品店,二樓設有帶茶室的咖啡廳,可以享用茶和甜點。。


▲盛開的大島櫻。
大島櫻算是比較好辨認,花瓣為白色、較大,並且香氣較濃,開花時葉子同時長出。


▲演奏魯特琴(Lute)的街頭藝人。


▲櫻花花瓣鋪滿石板路的瞬間,像是一層淡粉色的柔軟地毯。


▲對面是一家極富禪味又童趣的木雕店「童心雕房」,雕刻出一系列純真的孩童及地藏像。


▲咖啡店再願


▲專賣可愛和雜貨的「忘我亭」。


▲站在靠近弥勒院(右手邊)的一座小橋上往北拍。


▲能住在哲學之道兩側的,絕對不會是普通人家吧……….。


▲站在Stream Ark這棟建築物前的一座小橋上往南拍。


▲2007年來的時候Stream Ark前面同樣也有在釣魚的泰迪熊親子,不過仔細對照已經不是同一隻了 :P。


▲終於走到哲學之道最北端的銀閣寺橋,大概花了3個小時@@。
這塊牌子上大概是說:

明治23年,東山山麓沿岸完工的琵琶湖疏水,從南禪寺附近分支的小運河沿岸,有一條連接銀閣寺、永觀堂、南禪寺等的遊步道,這就是哲學之道。

這條路的名稱源自京都大學的哲學家西田幾多郎,他據說每日都沿著這條路思索哲理。這條路也成為當地居民的生活道路,兩旁種植了約500棵櫻花樹,春天時櫻花盛開,秋天楓紅如畫,是深受喜愛的散步景點。

此處長年由市民志工維護保養,於平成7年(1995年)由「哲學之道保勝會」與「京都白獅子獅子會」共同捐贈此標示牌。

 

【相關連結】
哲学の道保勝会:https://tetsugakunomichi.jp/



上/下一篇文章:

Facebook 留言

發表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