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南澳洲Day9-1】袋鼠島:威洛比角燈塔 Cape Willoughby Lightstation

在袋鼠島的最後一天了,真有點感傷,這裡的一切景物是那麼美好。
早餐同樣是吃我們自己帶來的牛奶+玉米片,麵包夾果醬。
把鑰匙留在桌上,關上門離開,我們就這樣完成了check out。
因為船班在中午,我們還有2個小時的時間可以做最後的掙扎,袋鼠島說大不大,說小也不小,跑太遠怕趕不回來,就近在Dudley Peninsula遊覽是最好的選擇,我們決定去最東端的Cape Willoughby Lighthouse。

 


▲把握最後的機會欣賞袋鼠島的原始叢林之美。


▲藍天綠地超美麗。


▲沿途風景。


▲大概半小時抵達「威洛比角燈塔 Cape Willoughby Lightstation」。

Cape Willoughby是袋鼠島的最東端點,這一帶被規劃為「威洛比角保育公園(Cape Willoughby Conservation Park)」,有很多濱海步道可以走,我們只參觀了燈塔。
Cape Willoughby Lightstation啟用於1852年,是整個南澳(當然包括袋鼠島)最古老的燈塔,有一定的觀光價值。


▲壯麗的海岸線。


▲燈塔的介紹。
雖然燈塔內部有開放,但要參加Guided tour才能參觀,我們時間有限只好放棄~可惜沒能上去俯瞰海岸的景色。
這裡我也學會了「Lighthouse」和「Lightstation」的不同,Lighthouse專指燈塔本身,Lightstation則包括了周邊附屬設施像是管理員住所、燃料房、船屋…等等。


▲Cape Willoughby Park Visitor Centre內有免費的小博物館,展示一些跟燈塔有關的物品和老照片。


▲整個澳洲的燈塔分佈圖,還可以在販賣部買唷~一份澳幣22元。


▲天花板有海鷗。


▲下一場導覽是11:30。
Guided tour一個人要收澳幣15元,所以沒參加也不用過於傷心 :P。


▲從Visitor Centre進入燈塔範圍也是要錢的,不過只要澳幣3元。


▲燈塔高20.5m,全身雪白,外型算蠻樸素的。


▲雖然不能登上塔頂,但燈塔所處的位置凸出於海岸,視野極佳,所以光在下面就很夠拍了,這是東面稍微偏南。


▲南面是險峻的岩岸。


▲配上野生的小白花。


▲小白花很大一片。


▲北面的海岸。


▲該離開了,算一算我們在這裡大約待35分鐘吧~


▲同學家的小哺哺陪我們勇闖袋鼠島三天。


▲往內陸方向看過去的景色綠油油。


▲沿途的美景。


▲當正前方出現海洋時,就表示Penneshaw小鎮快到了。


▲緩降坡。


▲Penneshaw雖說是袋鼠島的第2大城鎮,但人口只有200多人,所以其實更像是一個小村莊。


▲到處都有盛開的油菜花。


▲簡單陽春的Penneshaw渡輪站,由Sealink獨家經營到澳洲大陸的航線。


▲我們是預定搭乘11:30那班,票之前就訂好了。


▲船票長這樣,背後還有我的英文名字。


▲渡輪已經在碼頭stand by。


▲光讓車輛一一上船就要耗費不少時間,所以趁這點空檔在附近隨便拍一拍。


▲碼頭旁有半月型沙灘,不過被沖上岸的海藻蠻多的。


▲緩坡狀的地形剛好讓每一戶人家都可以面對海景。


▲另一頭的海岸都是大石塊,前天晚上看野生企鵝似乎就是在這一帶。


▲上船後,渡輪準時出發。
掰掰囉~美麗的綠色袋鼠島。


▲航程大約45分鐘。


▲準備登陸!


▲Cape Jervis嶙峋的海岸。


▲抵達Cape Jervis的渡輪站。

啊!袋鼠島的行程就這麼畫上句點了~
就如同官方網站的建議,三天兩夜是最基本的停留時間,四天三夜更好,而一個禮拜才能盡攬袋鼠島的全貌。
如果讓我們多待一天,我們應該會去凱利山(Kelly Hill)的岩洞看鐘乳石、小撒哈拉(Little Sahara)玩沙、登展望山(Prospect Hill)環視全島、找個北岸的海灘晃晃、以及找個海鮮餐廳大啖生蠔和龍蝦。
我不知道我還有沒有機會回來,但是,那些繽紛的動植物、驚奇的地貌、如夢似幻的美景…….永遠都會在我的記憶裡。

 


▲我的景點地圖。

 

【相關連結】
威洛比角保育公園(Cape Willoughby Conservation Park):
http://www.environment.sa.gov.au/parks/Find_a_Park/Browse_by_region/Kangaroo_Island/Cape_Willoughby
袋鼠島旅遊資訊:http://www.tourkangarooisland.com.au
Kangaroo Island Sealink:https://www.sealink.com.au



上/下一篇文章:

Facebook 留言

發表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