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山陽舞櫻Day3-2】宮島:世界遺產 _ 嚴島神社.海上大鳥居

要遊覽宮島之前,先要來認識一下宮島(官方正式名稱是嚴島,不過觀光旅遊方面多用宮島)。
不像福島、鹿兒島只是個地名,宮島真的是個海中的「島」,而且面積還不算小,有30.39平方公里,差不多跟內湖區或文山區或澳門一樣大(哇~)。
以有限的時間,當然不可能逛得了全島,事實上難度也遠比想像中高。

 


▲從Google的衛星地圖可以看得出來,宮島幾乎全是山地,平地稀少,搭渡輪時也可以觀察到(詳見上一篇)。
最大片的平地在紅色框框這一塊,此處也是渡輪站、市街、旅館、嚴島神社、大鳥居…….集中的地方,也就是說,大多數的遊客只會在這個區域活動。
時間多一點的遊客,可能會再搭個纜車上彌山,甚至繼續步行到山頂俯瞰四周,不過頂多也只是多走了黃色框框的範圍而已。
島上大部分都是未經開發的原始森林,南半部甚至連道路都沒有,只有稍微成形的林間登山小徑,總之觀光客是不要想跳脫這兩個框框以外的地方啦!

 


▲可愛版的宮島觀光地圖(取自宮島松大汽船網站:http://miyajima-matsudai.co.jp/)。
從左下角的渡輪站(宮島桟橋)上岸後,走到嚴島神社看大鳥居,去或回程途中在表參道商店街吃個午餐或購買土產。
五重塔和豐國神社必經過,有興趣可以順道一遊。
能再多逛個大願寺(下圖才有標示出來)、歷史民俗資料館或多寶塔的人已經不多,更別提最遠的大聖院和大元神社了。
以上都算平地的範圍,雖然有部分景點要走些小坡道。
彌山是另一個獨立的玩法,需先到山腳下的紅葉谷公園搭纜車上山,而上山後不再走一段山路到山頂好像又有點遺憾,但這比較完整的彌山行程2個小時是跑不掉的。


▲另一個比較詳細版本的地圖,比例尺、相對位置也更正確。
宮島有櫻花也有紅葉,不過櫻花散佈在各處,而紅葉集中在紅葉谷公園一帶。
(圖片取自club-tourism網站:http://www.club-t.com/special/japan/miyajima/


▲出了渡輪站不久,就看到第一隻鹿了!(興奮)。
宮島跟奈良一樣有許多野生的鹿,也同樣被認為是神的使者而受到保護,甚至島上是嚴禁飼養犬隻的。


▲對於這些鹿,有一些遊客必須注意的事項(雖然應該沒幾個人會認真去看)。
大概就是不要觸摸、逗弄、餵食這些鹿,以維持他們「野生」的狀態,所以這裡看不到奈良路邊賣的那種「鹿仙貝」。
另外也不要亂丟垃圾唷~一些你以為是無用的紙屑、塑膠袋………..,可都是會被貪吃的小鹿吃下肚的。


▲因為是第一隻出現的鹿,所以吸引了眾人的目光,圍著猛拍,後來的鹿就沒這種待遇了。


▲旅行團一波一波不斷地從渡輪站湧出。


▲嚴島神社以其日本傳統優美的建築,整座島又有獨特的文化信仰與自然景觀,而在1996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登錄為「世界文化遺產」。
登錄的核心區域包括嚴島神社和周邊附屬建築群,神社前方的海以及後方的彌山原始林,大約佔了全島面積的14%。


▲洞裡乾坤。


▲「日本三景」最早的起源認為是日本儒學者林春齋於1643年著作的「日本国事跡考」,其中一段寫到「丹後天橋立、陸奧松島、安藝嚴島,為三處奇觀」,此後這三處景點就逐漸變成日本景色的象徵,擁有崇高的地位。


▲1952年被日本政府列為國の特別史蹟及特別名勝。

更早在1934年的時候,全島就被劃入到「瀨戶內海國立公園」了。


▲沿著海邊(稱為「有の浦」)的步道往嚴島神社前進,路旁種的都是松樹。


▲路上賣烤牡蠣的小店家,朋友迫不及待地買了一份來品嚐。


▲旅館「ホテルみや離宮」。


▲旅館門口放了一個「挖洞畫板(顔出しパネル)」,即使不是住宿旅客也可以把頭擺上去拍個紀念照。
板子上硬是塞入4個宮島的代表元素:平清盛、大鳥居、鹿、杓文字。


▲JR渡輪「みせん丸(彌山丸號)」。


▲土產店的門上方有一根很大的「杓文字(しゃもじ)」。
光看漢字會以為跟文字有什麼關係,其實沒有,杓文字單純就是指「飯杓」,是宮島的特產。


▲經過一道門。


▲繼續沿著有之浦海岸前進。


▲有沙灘。


▲可愛的小鹿們又出現。
大家的眼神有點迷濛,是陽光太強了嗎?


▲「看我多俏皮!」。

宮島和奈良的鹿都屬於「日本鹿(Sika deer)」,事實上台灣的梅花鹿也是屬於日本鹿,很妙吧~
廣泛分布於東亞(從西伯利亞、日本、韓國、中國、台灣、越南)的斑鹿們都是同一種,英文叫「Sika deer」,學名叫「Cervus nippon」,不都是「日本鹿」的意思嗎?「Sika」是日文「鹿(ジカ)」的音譯,而「nippon」就是日本啊!
日本鹿(梅花鹿)一共有16個亞種,光日本地區就有7個亞種(根據維基日文),而台灣產的本身也是一個單獨的亞種。

那宮島和奈良的鹿到底是不是同一個亞種啊?
這個我也找不到正確的答案。
只能說,亞種之間本來就是一個由南到北漸層的分佈,這兩個地區的鹿不是同一個亞種就是血緣非常親近的兩個亞種。


▲小男孩想跟鹿互動,但一開始還有點怕怕的,畢竟公鹿的體型比他還大,只敢先輕輕地觸碰一下鹿的前腳。


▲後來發現鹿還蠻溫馴的(還是懶洋洋?),就放膽往背部摸下去了!

雖然畫面很溫馨,不過官方還是不希望遊客去觸摸鹿啦~
(其實我好像也有用手指去頂了一下某隻鹿的頭 :P)


▲啊~聞名中外的大鳥居已經離我們這麼近了。
這一區突出的海岸稱為「御笠浜」,是最靠近大鳥居的陸地。


▲一排石燈籠。


▲梅花鹿夏天的毛才會有白斑,四月初顯然還未脫離黯淡的冬季毛皮。


▲另一種石燈籠。


▲母鹿頭上沒有角。


▲朱紅色的大鳥居在藍天下特別搶眼。

該來簡單介紹一下嚴島神社的歷史了………..
由於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秀麗的景色,「嚴島」自古以來被認為是神明居住、充滿靈氣的島嶼,逐漸成為神道信仰的中心。
嚴島神社由安藝國(今廣島西部的古國名)的豪族「佐伯鞍職」創建於推古天皇元年(593年),主要祭奉日本古老傳說中的三位海洋女神「宗像三女神(市杵島姬命、田心姬命、湍津姬命)」。
「宗像三女神」主要是守護海路安全的神祇,角色應該類似我們華人圈的「媽祖」,十分受到重視。


▲想討東西吃?不給!!

真正讓嚴島神社受到重視的,應該是平安時代後期的梟雄「平清盛」。
平清盛自1146年擔任安藝國的守官之後,嚴島神社就成為平氏一族祭拜的地點,開始建造保存至今的社殿。
隨著平家權勢的增加,也使得嚴島神社香火鼎盛,名傳四方,吸引許多京都的皇親貴族遠道來參拜,同時引進當時流行的平安文化(例如舞樂)。
平家衰敗之後,取而代之的源氏一族,以及再之後的毛利元就、明治政府仍然給予嚴島神社優厚的禮遇及庇護,也才能有今日世界級的文化遺產。


▲「鳥居」代表著神域與人類居住地方的分界,矗立在海上的大鳥居顯然很貼近海洋女神的概念。
目前的鳥居建於1875年,已經是第8代了,高16.8公尺,高度相當於奈良東大寺的大佛。


▲石獅子。


▲接近退潮的時間,附近的沙洲也慢慢浮現,已經有些人忍不住跑下去拍照了,我們則打算待會完全退潮時再走到大鳥居旁邊。


▲退潮時也可以清楚看得出來嚴島神社是蓋在沙洲上,基座底下是一根根深入海中石床的木樁。
除了建築工法本身的難度,還要面對颱風、潮汐、海蝕、海嘯及火災的破壞,我想這個神社的維修保養費用也是很可觀的。


▲神的使者……….


▲準備進去嚴島神社參觀了。
要先買「昇殿初穂料」,名稱感覺很文青,其實就是門票啦~


▲一人300円。


▲參拜入口。


▲連接各棟建築物的「迴廊」,總長108間(275公尺)。。


▲從東迴廊往本社的方向拍。


▲每一間(柱子之間的距離)下面都有一個釣燈籠。


▲從東迴廊上遙望大鳥居(經典角度之一)。
左半邊是「本社」的建築群,右半邊是跟本社一樣有著本殿、幣殿、拝殿、祓殿等完整結構的「客神社」,只是規模小了一號。

然後順著行進方向我們走到本社前方的「平舞台」,也就是相當於一般神社「庭院」的地方。
雖然只是一片由木板舖設而成的空地,但建於1176年的平家時代,歷史悠久,所以可是國寶喔!
平舞台中央有個黑色基座紅色欄杆的「高舞台」,專門用來表演「舞樂」,我們剛好遇到一齣。


▲這一齣的曲目是「蘭陵王」,算是舞樂的代表作之一。
蘭陵王本名高長恭,是1400年前中國北齊的郡王,曾帶領軍隊在金墉城下戰勝北周而名震天下。
據傳他像貌柔美,為了在戰場上威嚇敵人而戴面具上陣。
(前一陣子電視有連續劇啊………就那個誰誰誰演的 :P)


▲高舞台的前方正對著大鳥居,平舞台往海中凸出一塊稱為「火燒前」,兩旁和最前端各有一個青銅製的燈籠。



▲老實說,舞樂對我而言除了新奇之外,並不是太有趣的東西啊~曲調也不算很動聽。


▲旁邊倒是很多人圍觀。


▲表演結束後人潮散去也解除管制,我們終於能走到高舞台旁邊。
往客神社(祓殿)的方向拍一張,背景是五重塔和千疊閣。


▲狛犬(石獅子)。


▲似乎是在舉辦婚禮。

雖然貴為世界遺產,不過就跟其它日本神社一樣,嚴島神社也是接受舉辦結婚儀式唷~多少賺一些嘛!
剛剛的舞樂好像就是婚禮的一部分,因為今天(4月5日)理論上並沒有常規的行事或祭典,而且他們還跟其他遊客隔開來。


▲正式婚照拍完後,有一些遊客跑去跟新人合照,新人也欣然接受,畢竟是喜事啊~


▲「能舞台」。
「能」是日本傳統音樂戲劇,這裡是日本國內唯一浮在海上的能舞台,建於1680年。


▲西迴廊。

從出口離開後,我們到附近其它寺院逛了一下。
退潮時間(今日是12:09)到了又回來,準備走到大鳥居底下來個近距離的親密接觸。


▲很難想像這片沙洲剛剛是被海水淹沒的,感覺沒那麼潮溼。


▲大鳥居旁邊已經聚集不少人了。


▲OH~YA!我與大鳥居。


▲近看大鳥居更能感受到它的震撼力。

它的結構比一般ㄇ字型的鳥居複雜,除了「主柱」之外,還有稱為「控柱」的副支撐。
主柱用的是天然的楠木(クスノキ),具有比重大且不易腐爛的特性;控柱則是用天然的杉木(スギ)。
這座鳥居只是擺放在強化的基座上面,並無固定,這是因為把石塊塞在笠木和島木(最上面兩根相連的橫樑)裡,加重之後達60公噸,利用自身的重量矗立在海中。


▲水面下的部份長滿「籐壺」,一種有石灰質外殼的甲殼動物。


▲傳說中把硬幣扔上鳥居不掉下來,願望就會成真(沙小?)。
要扔到剛好掉在橫樑上面實在太困難了,所以很多人改把硬幣塞在柱子的裂縫中或籐壺中,但塞入裂縫會加速柱子的腐壞實在不鼓勵。


▲上面的匾額寫著「伊都岐島神社」。


▲是………..海菜。


▲大鳥居與神社之間的距離感大概是這樣。


▲近拍嚴島神社全貌,這個建立在潮間帶上的建築真的極具巧思。

 

【相關連結】
宮島觀光協會(內有繁體中文版):http://www.miyajima.or.jp/index.html
宮島觀光官方網站:http://www.miyajima-wch.jp/



上/下一篇文章:

Facebook 留言

發表留言